本文翻译自https://device-data-model.broadband-forum.org/
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
执行概要
TR-181 Issue 2定义了Device数据模型的版本2 (Device:2)。Device:2数据模型
适用于所有类型的TR-069或USP设备,包括终端设备、住宅网关和其他网络基础设施设备。
本技术报告中定义的Device:2数据模型由一组数据对象组成,涵盖基本设备信息、每日时间配置、网络接口和协议栈配置、路由和桥接管理、吞吐量统计和诊断测试等内容。
它还定义了一个基线概要文件,该概要文件指定了数据模型支持的最低级别。
Device:2数据模型的基础是接口堆叠机制。网络接口和协议层被建模为可以堆叠的独立数据对象在另一个之上,转换成设备可能支持的任何配置。
1 目的及范围
1.1 目的
本技术报告定义了Device数据模型的版本2 (Device:2)。“Device:2”数据模型适用于支持TR-069或USP的所有类型的设备,包括终端设备、住宅网关和其他网络基础设施设备。
1.2 范围
因为Device:2数据模型既可以与USP协议一起使用,也可以与CWMP (TR-069)协议一起使用,所以它包含的一些对象和参数只有在使用特定协议时才适用。
图1说明了CWMP的顶级Device:2数据模型结构,图1说明了USP的顶级Device:2数据模型结构。
1.2.1 公共元素的详细结构
下面的图更详细地说明了公共部件的数据模型结构。这种结构同样适用于USP和CWMP。有关对象的完整列表,请参见参数定义。
1.2.2 CWMP特定元素的详细结构
下面的图更详细地说明了CWMP特定部件的数据模型结构。有关对象的完整列表,请参见参数定义。
1.2.3 USP特定元素的详细结构
下面的图更详细地说明了USP特定部分的数据模型结构。有关对象的完整列表,请参见参数定义。
2 参考文献和术语
2.1 约定
2.2 参考文献
2.3 定义
名词 | 释义 |
---|---|
5G Residential Gateway | CPE采用原生5G控制平面N1信令 |
ACS | 自动配置服务器。这是宽带网络中的一个组件,负责CPE的CWMP自动配置,以实现高级服务。 |
Agent | 一个通用术语,指(适当时)CWMP端点或USP代理。 |
AGF | 将有线接入网连接到5GC的功能。其中,AGF- cp为控制平面,AGF- up为AGF的用户平面。 |
AMF | AMF是5G控制平面功能,终止N1和N2。它负责移动和访问相关功能 |
CPE | 客户处所设备;指(酌情)任何启用cwmp或启用usp的设备,因此涵盖Internet网关设备和lan端终端设备。 |
Command | 允许USP控制器在USP代理上执行操作的命名元素。这个概念不适用于CWMP, CWMP使用对象和/或参数来模拟操作。 |
Component | 对象和/或参数和/或概要文件的命名集合,可以包含在数据模型中的任何地方。 |
Controller | 一个通用术语,指(适当时)CWMP ACS或USP控制器。 |
CWMP | CPE 宽域网管理协议。在 TR-069 中定义,CWMP 是 ACS 与支持 CWMP 的 CPE 之间的通信协议,它在一个通用框架内定义了 CPE 的安全自动配置机制及其他 CPE 管理功能。 |
CWMP Endpoint | 一个由支持 CWMP 的 CPE 用于与 ACS 通信的 CWMP 终端点。 |
Data Model | 一组分层的对象、参数、命令和/或事件,它们定义了可通过特定代理访问的托管对象。 |
Device | 这里用作CPE的同义词。 |
DM Instance | 数据模型模式实例文档。这是一个XML文档,它符合DM Schema以及DM Schema中指定或引用的任何其他规则。 |
DM Schema | 数据模型模式。这是XML Schema,用于定义与CWMP和USP一起使用的数据模型。 |
Downstream Interface | Upstream参数设置为false的物理接口对象,或者通过InterfaceStack与该物理接口关联的接口。例如,一个下行IP接口就是一个IP。与Upstream=false物理层接口关联的接口对象。 |
Event | 一种指示,表明发生了一些值得关注的事情,需要代理通知控制器。 |
Fixed Network Residential Gateway | 连接家庭局域网和广域网的CPE,它不与5GC交换N1信令。 |
Interface Object | 一种对网络接口或协议层建模的对象类型。通常称为接口。可以使用路径引用将它们堆叠在一起,以便动态定义接口之间的关系。 |
N1 | 5G-RG和AMF之间的参考点,对于FN-RG, AGF和AMF之间的参考点。 |
N2 | W-5GAN和AMF之间的参考点。在W-5GAN一侧,终止点是AGF-CP。 |
N3 | W-5GAN和UPF之间的参考点。在W-5GAN端,终止点是AGF-UP。 |
Object | 名称层次结构中的内部节点,即可以有Object、Parameter、Command和/或Event子节点的节点。对象名称是路径名称。 |
Parameter | 代表CPE或USP代理的部分配置或状态的名称-值对。参数名称为路径名称。 |
Path Name | 具有类似于目录中的文件的层次结构的名称,每一层用”.”(点)分隔。引用对象、参数、命令或事件。 |
Path Reference | 描述参数如何通过其路径名引用另一个参数或对象(A.2.3.4/TR-106)。这样的参考可以是弱的,也可以是强的(章节A.2.3.6/TR-106)。 |
Upstream Interface | Upstream参数设置为true的物理接口对象,或者通过InterfaceStack与该物理接口关联的接口。例如,一个上行IP接口就是一个IP。与Upstream=true物理层接口关联的接口对象。 |
USP | 用户服务平台。在TR-369中定义,USP是CWMP的演进,它允许应用程序在控制器和代理网络中操作服务元素。 |
USP Agent | USP代理是一个USP端点,它向一个或多个USP控制器公开服务元素。 |
USP Controller | USP控制器是通过一个或多个USP代理操纵服务元素的USP端点。 |
USP Endpoint | USP端点是USP消息的终止点。 |
Wireline 5G Access Network | 这是一个有线AN,可以通过AGF连接到5G核心。W-5GAN的出接口形成了接入和核心之间的边界。控制平面为N2,用户平面为N3。 |
2.4 缩写
缩写 | 释义 |
---|---|
3GPP | Thi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 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 |
5G-RG | 5G Residential Gateway 5G住宅网关 |
5QI | 5G QoS Indicator 5G QoS指标 |
5WE | 5G Wireline Encapsulation 5G有线封装 |
AAA | Authentication, Authorization and Accounting 认证,授权和会计 |
AGF | Access Gateway Function 接入网关功能 |
ARP | Allocation and Retention Priority 分配和保留优先级 |
ATM | 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 异步传输模式 |
ATSSS | Access Traffic Steering Switching and Splitting 接入流量转向、交换和分割 |
BNG | Broadband Network Gateway 宽带网网关 |
CGN | Carrier Grade NAT 运营商级NAT |
CUPS | Control User Plane Separation 控制用户平面分离 |
DHCP | 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 动态主机配置协议 |
DHCPv6 | 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 for IPv6 IPv6动态主机配置协议 |
DNN | Data Network Name 数据网络名称 |
DSCP | Differentiated Services Code Point 差异化服务代码点 |
DSL | Digital Subscriber Line 数字用户线路 |
FMIF | Fixed Mobile Interworking Function 固定移动互通功能 |
FN-RG | Fixed Network Residential Gateway 固定网络住宅网关 |
GBR | Guaranteed Bit Rate 保证比特率 |
IoT | Internet of Things 物联网 |
IP | Internet Protocol 互联网协议 |
IPsec | Internet Protocol Security 互联网协议安全 |
LCP | Link Control Protocol 链路控制协议 |
M2M | Machine to Machine 机器对机器 |
NAS | Non Access Stratum 非通路地层 |
NAT | 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 网络地址转换 |
NSCL | Network Service Capability Layer 网络服务能力层 |
OSI | 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 开放系统互连 |
PCF | Policy Control Function 策略控制功能 |
PCO | Protocol Configuration Options 协议配置选项 |
PCP | Port Control Protocol 端口控制协议 |
PDU | Protocol Data Unit 协议数据单元 |
PPP | Point-to-Point Protocol 点对点协议 |
PPPoE | Point-to-Point Protocol over Ethernet 以太网上的点对点协议 |
PTM | Packet Transfer Mode 报文传输模式 |
QFI | QoS Flow Indicator QoS流量指示器 |
QoS | Quality of Service 服务质量 |
REM | Remote Entity Management 远程实体管理 |
RG | Residential Gateway 住宅网关 |
RPC | Remote Procedure Call 远程过程调用 |
RQI | Reflective QoS Indicator 反射QoS指标 |
SCL | Service Capability Layer 服务能力层 |
S-NSSAI | Single Network Slice Selection Assistance Information 单网片选择辅助信息 |
SSID | Service Set Identifier 服务集标识符 |
TR | Technical Report 技术报告 |
UPF | User Plane Function 用户平面功能 |
URI | Uniform Resource Identifier 统一资源标识符 |
URL | Uniform Resource Locator 统一资源定位符 |
URSP | User equipment Route Selection Policy 用户设备选路策略 |
USB | Universal Serial Bus 通用串行总线 |
UUID | Universally Unique IDentifier 通用唯一标识符 |
VLAN | 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 虚拟局域网 |
W-5GAN | Wireline 5G Access Network 有线5G接入网 |
WFA | Wi-Fi Alliance Wi-Fi联盟 |
WWC | Wireline Wireless Convergence 有线无线融合 |
xREM | x (Device or Gateway) Remote Entity Management x(设备或网关)远程实体管理 |
ZDO | ZigBee Device Object ZigBee设备对象 |
3 技术报告影响
3.1 能源效率
3.2 IPV6
3.3 安全
3.4 隐私
4 体系结构
4.1 接口层
本技术报告将网络接口和协议层建模为独立的数据对象,通常称为接口对象(或接口)。接口对象可以堆叠,一个在另一个之上,使用路径引用来动态定义接口之间的关系。
接口对象和接口堆栈是受RFC 2863启发的概念 29
在Device:2数据模型中,接口对象被任意限制为在IP网络层(即OSI模型的第1层到第3层67)或以下运行的定义。然而,特定于供应商的接口对象可能被定义在这个限制范围之外。